-
钢铁去产能年度大考:多省提前交卷 压缩产能超7200万吨-凯时尊龙
- 时间:2016-12-20 00:52:26
来源:
15603758608 人气:249
如同一场大考,去产能是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头号任务,不过起码从数字上看,钢铁去产能这场考试并不难。
铃声尚未响起,多省已纷纷提前交卷,这些省份大都宣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,甚至完成了整个“十三五”时期的任务,已公布成绩的26个省份合计退出炼钢产能7271万吨。
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12月17日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,全年钢铁4500万吨、煤炭2.5亿吨的目标任务都已超额完成;2017年是去产能的攻坚年,要更加严格控制新增产能,更加坚决淘汰落后产能,更加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。
行政手段去产能带来立竿见影效果的同时,也面临着简单粗暴、不顾企业盈利情况的担忧;由于规模较小,设备相对落后,民企钢厂承担了今年去产能的大部分任务;此外,随着行业效益的好转,统计之外、逃过去产能任务的违规产能也日益活跃,防止去产能过程中的逆向淘汰值得关注。
下一步,去产能的重点是淘汰出现死灰复燃苗头的地条钢产能,而规模达8000万吨的中频炉产能也进入了去产能的视野,这部分产能的退出会不会造成部分产品的供应紧张?价格大幅好转背景下,去产能又该何以推进?是钢铁去产能所要面对的问题。
民企成去产能主力?
今年初,钢铁行业设置了化解4500万吨过剩产能的目标任务。近日,多个省份纷纷发布了各自2016年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情况的公告。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公告发现,目前,已有河北、山西、辽宁、河南等26个省份宣布提前或是超额完成2016年的去产能任务,合计退出炼钢产能7271万吨。
其中,河北去产能规模居首,截至11月底,仅河北就去除炼铁产能1761万吨,涉及高炉33座;去除炼钢产能1624万吨,涉及转炉24座。黑龙江、辽宁、江苏紧随其后,分别去除炼钢产能610万吨、602万吨、580万吨,其中江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8%。
江西、陕西等省均在年内完成了整个“十三五”钢铁去产能的目标任务。不过这些省份去产能目标任务都偏低,大都是数十万吨的规模。
值得注意的是,各地钢铁去产能的方式并不一样,其“淘汰”形式包括拆除高炉,断水、断电,动力装置拆除,主体设备封存,搬迁项目,产能指标置换等等不一而足。
去除7271万吨炼钢产能是个保守的数据。
据机构统计,2016年列入各省拆除或封存的炼铁、炼钢设备名录的企业超过182家,各省2016年度可能将拆除或封存高炉95座,去除炼铁产能5058万吨;拆除或封存转炉、电弧炉与中频炉315座,去除炼钢产能9337万吨。
去产能进展迅速的背后,是行政手段“立竿见影”式的高效,这也使得去产能面临着由此而来的各种问题。
首先就是行政摊派问题,各地存在着不论产能优劣,按比例分摊产能任务的现象。全联中小冶金企业商会原名誉会长赵喜子表示,“现在基本是按国家的指标,各省将任务层层分解到市、县,县里就(按指标)直接砍企业。”
赵喜子称,有的企业就俩高炉,按指标得砍掉一个,地方领导对行业也不懂,认为“两个高炉砍一个剩一半,就算去掉一半的产能”,殊不知这一砍会砍掉后续的数十道工序,结果就是两个高炉一起“死掉”。
这种现象在民企更为普遍,国企可以在全集团内统筹哪些地方去产能,哪些地方保产能,然而民企多为单个企业,缺少这种腾挪的空间。
而这也是本轮去产能过程中,民企承担了大头的原因之一。据分析师统计,2016年去掉的钢铁产能中,民企占据了73%的比重。
去产能与企业的盈利指标似乎关系不大,分析师表示,目前吨材亏损超过50元的钢厂清一色的是国企,相较之下,民营钢厂盈利要好很多,前9月盈利超过4亿元的民营钢厂已达到32家。
赵喜子更是指出,在今年河北去除的1600万吨产能中,“约97%的去产能任务是由民企完成,3%-5%由国企完成。”
另一个问题则是对逆向淘汰的担忧。“有些地方该去的产能没去,甚至落后产能、地条钢产能,安安全全地躲在避风港里,没有去产能指标的地方甚至在偷偷违规建钢厂;一些在统计范围内的先进产能反而被砍掉了。这不公平。”赵喜子称。
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前7月大中型钢铁企业粗钢减产760万吨,同时相对落后的小企业和“地条钢”却增产535万吨。
“减大不减小”的背景下,多位钢铁行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去产能必须以“优胜劣汰”为最终目的,不能背道而驰地造成“保护落后、打击规范”的后果。
去产能下一站:严查地条钢、中频炉
据分析师统计,今年所去的钢铁产能中71%属于无效产能。这意味着,相比2016年,2017年钢铁去产能将进入更具“痛感”的在产产能攻坚阶段。据悉,目前2017年的去产能计划已开始下发各地,数量上不比今年少。
接下来的去产能工作,首当其冲的是地条钢产能。
作为无牌照、无资质的违规产能,地条钢是指使用劣质废钢铁,没有连铸连轧,浇铸在地面成型的炼钢产能,其生产企业不在统计范围内,绝大多数游离在去产能任务之外。
赵喜子介绍,目前地条钢产能在8000万吨左右,2016年地条钢产量5000万吨左右,2017年将有望消灭5000万吨地条钢产能。
值得注意的是,去产能之剑已指向了中频炉产能,并引发业内不少争论。
据悉,国务院调查组在江苏调查时,苏北的中频炉全部停产,并要求在一周内拆除。上月底,山东也开始要求省内中频炉钢厂检修停产;随后,河北、河南等地均下发紧急通知,关停中频炉。
中频炉是使用优质废钢铁,通过中频磁场涡流熔化,经过连铸和连轧的产能,其生产钢材的工艺远比“地条钢”好,不过这种产能不能造渣,不能去除磷、硫等有害元素,生产出来的钢材容易脆断。
对于这种产能,传统的环保、能耗很难构成去除产能的依据,加上不少人认为该项产能规模巨大,因而存在争议。
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称,去除中频炉产能主要是基于产品质量的考虑,“国家很早前就规定退出使用中频炉生产建筑钢材的产能,然而这项政策一直未落实,现在几乎所有中频炉都在生产建筑用材。”
机构统计显示,今年各地上报的拆除或封存的设备中,有127座5-20t的中频炉,淘汰的中频炉总产能达到1035.2万吨,主要集中在辽宁、广东、福建与新疆等地。根据中联钢的调研,全国中频炉产能约8000万吨,年产量4500万吨。
那么,中频炉产能和产量的退出会不会造成螺纹钢等产品的供应短缺,或者价格飙升?这是中国钢铁协会副秘书长窦力威一直在思考的问题。“经过反复论证后,我的结论是不会的。”
窦力威表示,今年中频炉的产量可能不到5000万吨,而螺纹钢一项的产能有2.8亿吨,即使把这5000万吨全部去掉,其他产能也有足够的能力来填充这一空间。